2021年12月21日上午,抚顺中院干警代表在本院选派到望花区塔峪镇塔鲜村的“第一书记”郝长龙的带领下来到了不久前因为一氧化碳中毒被送往医院救治的小学生小海的家。一家五口人现已顺利出院,目前身体状况良好,抚顺中院干警代表送上了来自全院干警的祝福和问候。
从抢救到陪护,他冲在最前面
12月8日事发当天,张雅丽老师发现小海未及时到校上课,反复拨打家中电话也无人回应,拜托邻居前去查看。邻居赶到小海家后,见情况不妙,第一时间联系了村干部。郝长龙等人立即飞奔到小海家,虽然来到塔鲜村刚刚4个月,他却已经对村里的情况十分熟悉。郝长龙和几位村干部迅速破门而入,不顾刺鼻的浓烟味,直奔屋内,将已昏迷的5人抬到院外通风处,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120急救车赶到后,郝长龙又配合医护人员将5位村民抬上救护车,并跟随救护车前往医院。虽然12月份的东北已非常寒冷,但是将昏迷村民抬上救护车后的郝长龙却早已满头大汗。
由于小海的爸爸目前在韩国工作,无法及时回国,其他临近亲属也很少。到医院后,郝长龙和几位村干部主动承担起了救治陪护的职责,从交付医药费到病床前的护理,郝长龙一直忙前忙后。特别是小海的姥爷,身患慢性疾病行动不便,郝长龙几乎寸步不离守护在病床前,直至老人身体状况恢复平稳。从一名法院干警到“第一书记”,他也逐渐进入并适应了这一崭新的工作角色,他已经把自己当作了村里一员,将村民视同他的亲人。
从军营到法院,他退伍不褪色
1986年出生的郝长龙在2018年实现了从“军营”到“法院”的转变,成为了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名干警。到法院后他先后在宣教科及研究室工作,他始终坚守军人本色,坚持一切做到最好。工作中的他严谨而细致,大地安寂时,月光始发他始行;孩子安睡后,星辰不眠他不休。一篇篇新闻稿件,一页页报告材料,一字字会议记录,都满载着他的心血汗水。与此同时,他又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坚持不懈学习积累法律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便顺利通过了司法考试。
2021年9月,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抚顺中院要选派一名青年干警,出任望花区塔峪镇塔鲜村的“第一书记”,郝长龙第一时间向组织报名申请。尽管他父母在外地,爱人是一名老师,平时工作也十分忙碌,孩子年龄还小,非常需要人照顾,他依然毅然决然作出了他认为最正确的选择。
从法院到乡村,他做到最贴近
望花区塔峪镇塔鲜村是一个朝鲜族人口占相当比重的村,虽然大部分村民会讲汉语,但与一些年长的人沟通还是成为郝长龙需要解决的第一道难关。刚到村里的第一个月,他就开始一家一户的走访,从村里的户口簿入手,逐户逐人的核实信息,每家常住几口人、外出务工几口人、是否需要重点照顾都进行了详细标注。在走访的同时,他还注意收集每家每户的实际困难,做好记录,以便日后合理解决。他还把走访工作同燃气、消防、用电、防盗等日常安全知识普及结合起来,提示村民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进入冬季以来,由于塔鲜村在外务工人员较多,人员流动也较为频繁。郝长龙和其他村干部一起,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对全村挨家挨户检查摸排,宣传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在务工当地过年,对外地特别是国外务工归来的人员,严格检查隔离期限是否足够,核酸检测是否为阴,居家隔离是否遵守,同时避免人员聚集,控制聚会人数,建立详实的工作台账,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防患于未然。
从现在到未来,他坚守为民初心
作为法院干警,郝长龙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还担任义务普法员,凡是村民反映的各类法律问题,他都悉心倾听,认真记录,给出专业的法律讲解和细致的普法宣传。村部的矛盾调解室成为了他经常工作的区域,矛盾纠纷在最基层化解,他是见证者,更是实践者。针对工资追讨、家庭纠纷、赡养老人等方面的普法热点,他还会联系法院同事,来到村部开办普法宣讲课。在今年宪法宣传周期间,抚顺中院法官干警就为全体村民送上了一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生产的普法宣讲。
从军人到法院干警,再到第一书记,变换的是工作角色,不变的是初心使命;从军营到法院,再到乡村,变换的是人生舞台,不变的为民本色。一片叶,落在哪里都是归宿;一朵花,开在哪里都发芳香;一个人,走到哪里都要精彩。作为抚顺法院人的郝长龙,始终坚信个人虽小,也可绘就克难攻坚的磅礴力量;乡村虽远,亦可激荡走向复兴的澎湃华章。面对崭新前路,他也将会坚守为民初心,展现抚顺法院人的时代担当。